Win11的Copilot偷偷把“主页”塞进更新,微软把办公室抽屉直接搬到电脑屏幕,点一下就能看到昨天改过的合同、上周做了一半的PPT,再点一次AI就把文件打开帮你总结、帮你改、教你下一步怎么动。
这个动作不是美化界面,是把用户和文件的步骤从“打开→找→打开→拖进聊天”压成了“点一下→AI干活”。
微软在抢时间,也在抢习惯。
9月9日这条推送发得很低调,没开发布会,没弹窗广告,只在更新日志里写一行“新增主页”,却一下把用户最花时间的两个动作:找文件、学会用软件,用卡片形式钉死在屏幕最显眼的地方。
微软把动态磁贴复活,但磁贴里不是天气新闻,而是你昨晚改到12点的预算表和今早老板刚发来的PDF。
“跳转至您的文件”卡片不是猜你喜欢,是直接读你最近打开过的路径,本地和OneDrive混着排,省掉30秒翻文件夹的工夫。
点文件右侧的“···”,AI弹出三条选项:总结、提问、插入聊天。
总结用不到5秒把30页合同浓缩成3行;提问让你直接问“这份合同的风险点是什么”;插入聊天则是把整个文件变成聊天记录,AI接着帮你写邮件、拟回复。
微软把这三步嵌在右键菜单里,就是逼用户放弃老习惯,让AI成为默认第一步。
“获取应用引导帮助”卡片更狠。
它盯着前台应用,一旦识别到PowerBI、Excel、WhatsApp,立刻生成图文+语音步骤:Excel里怎么快速拆分列、WhatsApp网页版怎么备份聊天记录。
用户不搜、不问、不找视频教程,直接跟着语音提示点鼠标。
微软用CopilotVision做视觉识别,得先征得屏幕录制授权,一旦授权,AI就实时看你鼠标在哪,卡在哪一步,语音立刻跟上。
这个授权弹窗出现一次,后面默认同意,多数人不会再次关闭。
再往后看,微软在博客末尾提了一句“基于ChatGPT的CopilotAgent会在云端Linux环境里订票、做旅行计划”。
这段话藏得深,却揭开下一步:Agent不会留在Windows,会跑在Linux云主机,跨平台,跨设备,手机、Mac、网页都能喊它干活。
微软把Windows当入口,真正干活的大脑却放在自家Azure云,这样无论用户换到哪台电脑,习惯和数据都跟着走。
这一招把谷歌和苹果挡在门外,也让企业IT部门松一口气——更新在云端,本地电脑不用折腾。
整套动作下来,微软把AI从“聊天玩具”改造成“办公流程第一站”。
过去用户找文件、改文件、学软件,是三条岔路,现在被压成一条直线,直线尽头永远是Copilot。
企业省培训费,员工省时间,微软收订阅费,三方各取所需。
谷歌的Workspace也在做类似事,但它把AI藏在侧边栏,入口深,步骤多,微软直接把入口贴在桌面,谁快谁慢一眼分清。
苹果还在打磨系统级AI,没有公开测试,微软已经让几千万台Win11电脑提前习惯“先点Copilot再干活”。
微软真正的算盘是让用户以后想不起文件管理器,也懒得打开浏览器搜索教程,一切操作从Copilot主页开始。
这一步成了,微软就能把Windows升级为按月续费的AI服务,而不仅是卖一次授权。
你的文件、你的时间、你的习惯,微软帮你管,你愿不愿意把抽屉钥匙交出去?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