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香港标杆企业参访流程全攻略:
一、行前4-6周:精准锁定目标
明确主题:金融科技创新/家族企业治理/跨境并购/Web3合规等。
筛选企业:①与自身业务70%以上匹配;②有内地合作意愿;③可开放高管对话。常用名单:港交所、保诚、花旗、中银国际、WeLab、商汤、屈臣氏、李锦记、周大福。
发送HK-style邀请函:中英双语,一页纸写清“Who-Why-What-When-How long”,附参访公司营业执照与过往案例,3个工作日内电话跟进。
内部组队:每团≤25人,设1名团长(VP以上)、1名记录官、1名摄影官;提前建WhatsApp群,统一头像与备注。
二、行前1周:把“软服务”做硬
资料包:企业年报、近期新闻、高管LinkedIn截图、港股代码走势。
提问清单:每人至少2个“不可谷歌”的问题,例如“贵司IFRS 9减值模型如何与内地ECL对接?”
物料准备:A4带Logo笔记本、名片(中英文职称)、港币500元备用现金(部分企业前台需现金押金)。
礼仪10分钟微培训:香港职场握手力度2-3秒、交换名片双手、WhatsApp回复时效≤2小时。
三、D-Day现场标准3×60分钟模块
实地参观(60 min)
‑前台签到→领访客证→禁止拍照区域贴红色标识→走指定动线→参观文化墙/交易大厅/实验室。
高管对话(60 min)
‑企业方3人:CXO+HRBP+内地业务负责人,轮流分享15 min,剩余时间Q&A。
‑我方提前把问题按“战略-组织-技术”三筐贴便利墙,现场扫码投票,得票最高3个问题优先提问。
合作洽谈(60 min)
‑如双方有NDA,可进入小型会议室1-to-1配对;记录官实时在共享文档更新“可落地事项+责任人+DDL”。
四、离港24小时内:趁热打包成果
现场合影+30秒短视频,手机剪映套模板,登机前发布朋友圈 企业对接人。
24小时内发送Thank-you email,附合影、会议纪要、下一步计划;抄送双方高层。
回内地7天内出具《香港标杆参访报告》(PPT≤15页),用“红黄绿”标识落地难度,向董事会汇报。
五、常见风险与应急
证件:通行证签注过期→深圳湾口岸可办理1次加签(2小时)。
交通:港岛早高峰08:30-09:30的士难打,提前用Uber预约豪华轿车(HKD 380/程)。
天气:6-9月暴雨黑色信号,企业可临时取消,提前在合同写“台风条款”可改期。
六、华制国际“香港标杆企业深度访学”项目(可定制)
资源:已签约港交所、保诚、花旗、WeLab、屈臣氏、李锦记等18家龙头;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联合设计课程。
节奏:5天4晚,2天核心企业深度访学+1天港大校园微MBA+1天自由人脉资源业务对接+1天文化体验(金管局+西九文化区)。
对象:内地拟赴港上市或设立海外总部的成长型企业高管、地方政府招商团队、商学院、国内各行业企业高管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最新留言